返回旧版
业绩考核
OA系统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党群行政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教学培养
学生工作
对外交流
事务中心
一、团队信息 团队名称:激光雷达探测 领 域:大气探测与大气物理 建设单位: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负 责 人:易帆 设立时间:2016年9月 团队简介:团队通过大气遥感探测与实验分析相结合,将空间物理、雷达技术、光学、电路和自动控制等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目标明确、团结高效、综合实力雄厚的空间物理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易帆教授长期从事大气遥感探测研究,主持研制出多台探测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激光雷达系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部过去30年内获得经费排行榜中名列33。团队成员均拥有博士学位,其中包括1名教授、1名副教授、1名工程师和1名讲师。团队致力于自主研发新的激光雷达遥感探测设备和技术,已成功研制出9种不同类型的激光雷达系统并开展了空间大气观测研究,揭示出前人尚未发现的现象,从新现象中读出的物理正推动对空间大气环境的认知。近五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项、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资助项目1项及其它项目多项。近五年发表SCI论文53篇。 二、团队建设目标 瞄准国际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的前沿,研发高分辨光谱分析技术,研制新的遥感探测设备。根据科学目标设计并实现各种综合探测模式,发现新的现象,揭示新的特征,寻求不同现象之间的关联,努力作出重要的原创性科研工作,推动对中高层大气中基本物理过程和相关的低层大气行为的理解,并能为国家航天/航空环境保障提供技术和数据服务。 三、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发展新的激光雷达遥感探测技术,研制出全新的测量大气温度和气溶胶的激光雷达系统,开展云和气溶胶微物理过程的综合观测,研究中、高层大气环境和低层大气环境的关系,理解所发生的基本物理和化学过程。 四、团队发展规划 研究中、高层大气环境以及与低层大气环境的相互影响,理解该区域发生的基本物理和化学过程,对于航天、国防以及地球生物圈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过去的工作基础,团队将发展新的激光雷达遥感探测技术,设计并构建由多台激光雷达组成的多参量协调观测系统,开展中、高层大气和低层大气同时观测研究,认识观测现象的物理本质。主要进行以下创新研究: 1、采用大/小双望远镜分层接收技术,将纯转动拉曼测温激光雷达测量的高度范围从现有的5-30km拓展到0.3-35km。按照我们对拉曼测温激光雷达技术现状的了解,它将是世界上第一台能高精度测量从近地表到35km大气温度剖面的激光雷达,预计它能同时展现整个对流层和中低平流层的温度结构和变化,为我国的空间大气环境研究作出贡献。 2、基于团队在拉曼激光雷达技术和光谱仪设计与制作上的技术积累,将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能提取两个单支拉曼谱线的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原理性实验已完成),在去掉现今普遍采用的人为假定条件下,可完成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和消光系数的测量。 3、在未来四年里,还可望研制出世界第一台适合探测大气三相水(水汽、液水和冰晶)的新型拉曼激光雷达,为观测研究云的微物理和宏观性质以及云和气溶胶相互作用提供有效探测工具。为了配合国家的雾霾治理,团队已进行的武汉地区气溶胶激光雷达观测研究将深入展开,多台激光雷达将投入该项工作。本方向预期目标是,瞄准国际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的前沿,研发高分辨光谱分析技术,研制新的遥感探测设备,拓展现有激光雷达的探测能力。根据科学目标设计并实现各种综合探测模式,发现新的现象,揭示新的特征,寻求不同现象之间的关联,努力作出重要的原创性科研工作,推动对中高层大气中基本物理过程和相关的低层大气行为的理解。 4、团队现已完全掌握空间外差光谱技术原理、设计和制作,已成功研制出测量940nm附近水汽吸收带空间外差光谱仪系统样机。以此为基础,将空间外差光谱仪可测光谱区拓展为自可见光至近红外1700nm范围,完全覆盖水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吸收带,满足地基及星载观测中观测目标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在已有技术基础上,研制出稳定可靠的实时遥测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空间外差光谱仪系统。 五、团队特色和创新之处 团队通过中高层大气遥感探测、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将空间物理、雷达技术、光学、电路和自动控制等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目标明确、团结高效、综合实力雄厚的空间物理创新团队。团队一直致力于研发新的激光雷达探测手段,试图以新的视角和仪器配置探寻前人尚未观测到的现象,从而认识所发生的基本物理过程。目前已成功研制出9种功能各异的激光雷达并开展了空间大气观测研究,揭示出了前人尚未发现的现象,从新现象中读出的物理正推动对空间大气环境的认知。团队建设的武汉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已经成为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与研究基地之一,在国际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团队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不仅是面向重大装备/仪器研发的团队,而且是能解决共性科学基础和前沿技术问题的团队。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先进的激光雷达及其他仪器,自主开展探测,可以产生重要原创性科学结果,进而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空间物理创新团队。 六、团队建设预期成果 1、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能提取两个单支拉曼谱线的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原理性实验已完成),使团队不用参考温度标定直接推导大气温度剖面,并去掉现今普遍采用的人为假定,实现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的精准测量(全新的温度/气溶胶测量方法)。 2、研制世界第一台适合探测大气三相水(水汽、液水和冰晶)的新型拉曼激光雷达(原理性实验已完成),为观测研究云的微物理和宏观性质以及云和气溶胶相互作用提供有效探测工具。 3、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能高精度测量0.3-35km大气温度剖面的激光雷达,预计它能同时展现整个对流层和中低平流层的温度结构和变化。 4、研制出能够分别探测1320-1380nm水汽强吸收带及1550-1600nm二氧化碳吸收带光谱的地基空间外差光谱仪样机各一台;利用两台样机进行日常常规观测,获取水汽(1320-1380nm)、二氧化碳(1550-1600nm)吸收带内分辨率优于0.5cm-1的吸收谱数据。目前国内还没有投入业务化运行的空间外差光谱仪,本项目的研究将使团队掌握空间外差光谱仪在大气探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为我国星载空间外差光谱仪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我院争取大气遥感、天文观测等需要高分辨率的光谱分析应用领域的项目打下基础。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团队将争取发表SCI一、二区论文、影响影子大于15的期刊论文或(国际)发明专利,以此申报国家级科技三大奖,争取再次主持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项目、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或国际合作项目。
一、团队信息 团队名称:中高层大气动力学 领 域:中高层大气物理 建设单位: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负 责 人:张绍东 设立时间:2016年9月 团队简介:中高层大气动力学研究团队由杰青获得者张绍东教授为带头人,与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三位教授、一位副教授和一位讲师组成,是一支年龄在30-50岁间的年富力强、富有创造力的科研团队,其中多位成员获得过各类人才称号和国际国内科研奖项。团队包含主要研究方向分别为中高层大气动力学和电离层物理的科研人员,有利于在中性大气与电离层耦合过程和耦合机制研究上取得突破,同时不同的科研人员分别有理论研究、模式研究和观测研究特长,不同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结合,便于揭示中高层大气动力学过程的物理本质。科研团队已经在中高层大气动力学过程和电离层物理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列原创性成果,其中大部分发表在JGR、GRL等期刊上,是我校地球物理学进入ESI排名国际前1%的重要贡献者。研究团队是在科研过程中自然逐渐形成,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团结协作精神。该申请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凝聚团队力量,在实验观测平台建设和科学研究上,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共克难关,以取得更好成绩,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新贡献。 二、团队建设目标 把团队建设为能紧密合作、富有创造力的研究团队。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中高层大气研究领域做出有意义的原创性成果,力争团队成员获得基金委优青支持,建起和完善中高层大气无线电雷达观测平台。 三、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理论、模式和观测研究相结合,深入分析中高层大气动力学过程。 揭示不同时空尺度扰动:行星波、潮汐、重力波和湍流的激发、传播过程及其对中高层大气环流、热结构的影响,辨明低层大气与中高层大气间、以及中性大气和电离层间的物理和能量的耦合过程。 四、团队发展规划 科学研究规划:基于模式和观此研究,在揭示大气扰动谱、不同尺度扰动间相互作用、大气低频振荡、以及中性大气与低层大气和电离层间耦合等方面,持续做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工作。 人才培养规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团队成员的协作努力,提升团队整体研究水平,力争团队年轻教师获得国家基金委优青项目资助,培养出大气动力学和电离层两个方向的优秀研究生。 观测平台建设规划:在现有中高层大气观测基础上,建设若干无线电探测设备,进行中高层大气风场常规观测。长期规划,逐渐加强崇阳雷达观测站的建设和发展,争取把崇阳站建设成为我国中高层大气多参量综合观测平台。 五、团队特色和创新之处 1、团队成员有非常好的研究基础,也一直保持着很强的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2、团队成员有中高层大气研究和电离层研究的不同研究背景的成员。适合于开展中高层大气中中性大气和电离层的耦合研究。 3、具有理论研究、模式研究和观测研究特长的研究者构成的团队。便于结合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中高层动力学过程的物理机制。 4、团队是由中青年研究骨干组成,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创造力,利于团队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5、团队研究将在揭示大气扰动能谱、大气振荡特征以及中性大气与电离层耦合机制方面做出原创性成果。 六、团队建设预期成果 在四年项目执行期间,在中高层大气动力学研究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方面做出有原创性成果,预期发表国际SCI论文20篇以上。建设流星雷达一台。争取团队成员在优青上有突破。把研究团队建设为教育部创新团队的有力竞争者。成果预计如下: 1、新增国家级人才1-2人。 2、获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2项。 3、获得省部级科技二等奖及以上奖励1-2项。 4、Nature/Science子刊1-2篇,或TOP JOURNAL 15篇。
一、团队信息 团队名称:外辐射源雷达 领 域:雷达系统,雷达信号处理 建设单位: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负 责 人:万显荣 设立时间:2016年9月 团队简介:外辐射源雷达具有频谱节约、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诸多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国土低空预警和城市低空开放等军民领域。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依托无线电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和雷达与无线通信省重点实验室,近年来紧密围绕外辐射源雷达总体技术、分布式协同探测技术、信号与数据处理技术、原理样机与实验验证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基础性的创新研究,提出了稳健高效的杂波抑制理论与方法,发明了较为完整的单/多频网多目标跟踪方法,创新了高效的误差配准方法,自主研制了多型实验平台并开展了长期外场实验证,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设计、信号与数据处理理论体系。获得科技部和基金委重大重点项目资助,多项成果在国际上为首次报道,引领了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5余项,组织出版了国内首期《外辐射源雷达技术》专刊。团队将继续定位先进雷达理论与新技术,建立一支在国际上相关领域有地位、能大力推动我院相关学科发展的创新研究团队。 二、团队建设目标 针对无人机、通航飞行器、巡航导弹、武装直升机等(超)低空目标对国家安全和空域管理的新挑战,团队将继续深入开展认知雷达、通信雷达一体化、探测识别一体化等理论与关键技术前沿研究,力争引领外辐射源雷达理论和新技术,推动外辐射源雷达在国土低空预警和城市低空开放等领域的应用,开辟相关新领域,大力推动我院雷达学科创新型研究队伍的建设。 三、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团队研究领域为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涉及的具体研究方向包括:1)电波传播与应用;2)计算电磁学;3)外辐射源雷达技术;4)高频超视距雷达;5)无线电探测新技术;6)现代天线理论与设计;7)无线电海洋遥感;8)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四、团队发展规划 1、学科建设: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继续凝练团队研究方向,夯实无线电物理学科基础,加强信息与通信学科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方向的建设,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大力提升学院在雷达技术领域的影响力。 2、科学研究:团队科研经费500万/年左右,高水平论文10篇/年,专利5项/年。 3、队伍建设:团队教师规模5年内达到8人左右,计划选留2人,引进1人;研究生规模稳定在40人左右。 4、人才培养:培养研究生50人左右。 五、团队特色和创新之处 1、形成了以外辐射源雷达技术为主体的特色研究方向。 团队此前曾长期从事高频地波雷达系统研究,该方向自“九五”以来得到国家“863”计划的持续资助,成功研制了不同探测距离和精度的系列化高频地波雷达。源于十年前地波雷达抗干扰实验中的一次偶然发现,团队开始关注国内外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并投入到新体制外辐射源雷达的研究。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团队已引领我国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领域的研究,多项创新成果为首次在国际上发表。在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相关的研究进展及性能指标方面,国内外整体上已接近同一水平。 2、具备获得国家财政科研经费持续资助的能力。 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团队各主要成员已形成较稳定的研究方向, 成员之间配合默契,优势互补,是一个团结协作、战斗力强的集体。研究方向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多个面上项目的持续资助,在刚刚结束的重点项目中期检查中,项目评估结果同组排名第一。今年刚刚得到“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项目高强度资助,资助经费近1700万元。项目获批为该研究的深入探索和成果转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同行和相关行业引起广泛关注。 经过近十年的持续深入研究,外辐射源雷达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引起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国内多名院士曾参观本团队的研究成果并给予高度评价。受中国民航局委托,团队将代表中国政府向国家民航组织(ICAO)航空监视雷达组2016年会议提交多照射源雷达研究报告。几大军工集团的研究所慕名来访请求合作,如中国电科14所,29所,9所,中国航天8511所,35所,中国电子784厂,720厂等,产业化前景广阔。 六、团队建设预期成果 1、新增国家级人才1-2人。 2、获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2项。 3、申报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及以上奖励1-2项。
一、团队信息 团队名称:先进光电器件及系统 领 域:激光遥感 建设单位: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负 责 人:李松 设立时间:2016年9月 团队简介:“先进光电器件及系统”创新团队的研究领域是针对工业、科研及消费电子对光电技术的迫切需求、致力于提供先进的光电探测成像手段和系统解决方案,并从事相关关键单元技术的研究。“先进光电器件及系统”创新团队着眼于研究光电技术中从理论原理、光电器件、光电系统的综合应用中的核心科学和技术问题,基于团队成员共同的研究兴趣和目标,在已有的项目合作基础上,依托于地球空间信息2011协同中心、教育部深空探测中心有效载荷分中心和国测局空间信息智能感知工程中心而形成的。创新团队成员来以年富力强并已取得一定学术成绩的中青年研究人员为主,研究领域覆盖光学、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等多个学科,满足开展先进光电器件及系统研究对科研人员技术背景的要求。 二、团队建设目标 “先进光电器件及系统”创新团队的科研发展目标是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团队成员合作,在超材料基础研究、光电探测器件等方面取得原始创新的成果,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20篇以上学术论文并申请10项以上发明专利;在卫星激光测高、声光显微成像等系统集成方向上获得国家的重点支持和立项。经过全体团队成员长期的合作与努力,发展成为研究手段先进、研究理念一流、理论与实验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在国内外上有影响的光电技术研究团队以及人才培养基地。 团队拟在以下研究方向上保持优势:激光测高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超材料光学技术保持国际先进。 三、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先进光电器件及系统”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包含有光电基础理论和材料研究、光电器件研究、系统集成研究等;其中按照功能分类又包含有光电探测和光电成像两大领域。光电技术是一门有着极其重要应用背景和前景的先进技术,又是多学科交叉的一门复杂学科,目前已发展成为光学工程中最前沿的分支科学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创新团队的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1、先进光电器件方向。本学术方向以研究光波电磁场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理为理论基础,致力于研究新概念光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目前已开拓航天激光角反射器、超颖表面材料光器件、声光探测成像器件等四个研究主题。航天激光角反射器方面,团队运行航天质量体系,成功研制出多款用于卫星精密定轨的激光角反射器,并在 HY-2、 ZY-3、ZY-1-02C 等在轨卫星上得到重要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应,相关成果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大量的应用,荣获2012年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超颖表面材料光器件方面,团队研发出全球衍射效率最高的超材料激光全息,相关成果 2015 年在线头条发表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这一顶尖杂志上,成为 ESI 热点和高引论文,相关成就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声光探测成像器件方面,团队与南理工国家千人刘学锋教授团队展开合作,开发出国内首个基于声光调制的非直观多维度偏振成像器件,并计划在超分辨显微成像领域得到重要应用。 2、光电成像技术方向。团队以光学成像理论和计算机视觉理论为基础,开展了高水平光学成像系统、稀疏表示、信号(图像)编码、实时图像处理及极弱光FPI干涉系统的系统集成及应用研究。其中高水平光学成像系统为团队与杜克大学的第一个国际合作项目,该相机的像素在十亿像素级别,是全球高端相机的杰出代表,相关成就在Nature正刊上发表。目前,我们的工作集中在利用稀疏表示、压缩感知等方法解决Giga相机中大数据量采集问题以及研究计算成像中的信号处理新方法。 3、激光测高方向。以军用和民用对地观测和空间观测的需求为切入点,开展高精度、高效率和多平台的激光测高技术攻关,着重研究激光测高仪探测新机制、动态标定理论与方法、激光信号的探测与识别、激光雷达综合数据处理、激光脚点与相机影像数据融合方法和激光测高系统应用等主要内容,研制以激光测高仪为核心的软硬件原型系统,形成面向用户需求的激光雷达顶层方案设计、在轨标定和数据处理一体化平台的研发能力。2010-2012年,武汉大学在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经费的支持下,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星载激光测高仪回波信号的理论和仿真模型。2011-2015年,武汉大学分别获得十二五民用航天预先研究项目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行业公益项目经费,完成了星载激光测高仪在轨标定技术、卫星激光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指标论证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为我国资源三号02星、陆地生态卫星和高分七号卫星上的激光测高仪的在轨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四、团队发展规划 1、科研发展:团队拟重点发展超颖表面材料研究、光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光电图像处理新方法等新兴科学增长点方向;以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激光测高等传统强势学术方向,积极争取国家立项。 2、平台建设:拟打造国内一流的光电子技术平台,通过在光电技术相关的理论和材料研究的创新,带动光电器件的创新和革命,进而打造全新的光电系统,最终实现在各个领域的系统集成应用。 3、人才培养:建设期内拟引进博士后研究员2-4名,引进海内外青年才俊1-2名,培养学校351人才1-2名,鼓励青年教师出国交流和培训。 4、国际合作:充分利用与杜克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国际合作机制,开展高端相机、智能图像处理等共同兴趣研究、支持教师互访、短期驻外学术研究、博士生交换等国际交流活动。 五、团队特色和创新之处 1、团队学术成绩斐然:团队在先进光电器件、光波电磁场精密操控、激光遥感遥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创新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高水平论文和专利成果,获批了包括863、军口973、行业公益、航天型号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项目数十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 项,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 项。从而彻底打通并形成了从原创基础科学研究到工业应用的一整套完整科研体系。 2、团队科研体系完善,满足多项国家质量标准:基于团队多年技术积累,具备航天产品的科研生产资质,在国内拥有较高的光电系统研发声誉。 3、团队成员学术背景丰富,学科交叉现象明显:团队成员拥有光学、通信、电子、测绘、机械等多学科背景。不同学科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可为团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术增长点,有望获得一流的学术成绩。 六、团队建设预期成果 1、人才队伍建设: 申报自然基金委杰青项目1项,争取上会。 2、科学研究及科研奖励: 争取省部级科技奖1项; 主持500万以上的横向项目0-1项; Nature或Science子刊论文1-2篇; ESI高引论文1篇; SCI二区以上论文3篇。
一、团队信息 团队名称:雷达与信号处理 领 域:高频/超高频雷达 建设单位: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负 责 人:文必洋 设立时间:2016年9月 团队简介:雷达与信号处理创新团队主要从事高频/超高频雷达海洋遥感、目标探测相关的研究。自1989年开始,具有近三十年连续不间断的研究历史。研究内容覆盖水波遥感理论、设备研制、信号处理及数据分析,已形成完整科研链。团队目前有核心成员5名,包括2名教授,另返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2名。团队研制了我国第一部近岸海态监测分析雷达(OSMAR)和中程阵列式高频地波雷达OSMAR2000。OSMAR、OSMAR2000分获1998年、2004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近5年来,团队主持和承担包括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在内的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经费超过1700万元。标志性成果有: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论文1篇,获批1项美国专利,研制了我国第一部商用化高频地波雷达产品OSMAR-S,该产品已取代了进口,代表湖北省参加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电子成果展。团队已指导24名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 二、团队建设目标 1、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风浪参数提取进入实用化; 2、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产业化成果推广方面取得一项资助,寻求经费总量突破。 三、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1、高频/超高频雷达仪器设备开发; 2、水波遥感理论与建模; 3、雷达信号处理; 4、低空及水面硬目标监测。 四、团队发展规划 1、立足海量原始数据,加强水波遥感理论与建模,提升研究论文档次; 2、基于现有高频、超高频雷达系统,寻求学科新增长点,开辟新研究方向; 3、巩固产业化开发成果,寻求经费总量突破; 4、推进加拿大Memorial University、美国Rutgers University等国外同行实质性合作,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五、 团队特色和创新之处 1、长期坚持设备自主研发,积累了丰富的各类自研观测设备及自制测试部件,具备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坚持致力于解决世界前沿技术难题,有望做出更高质量原创成果; 2、瞄准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坚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坚持重要成果产业化开发,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望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团队研究内容涵盖基础理论建模、设备开发、核心技术开发、数据应用开发及产业化成果应用等完整科研链,在各研究方向上均具有竞争优势; 4、团队已建立良好的行业口碑;与产业化合作单位武汉德威斯电子已持续合作9年以上,获批“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承制单位”、“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成果产业化基地”(全国仅5家);团队成员作为副组长参编《海洋观测雷达站建设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及《海洋观测规范 第4部分:岸基雷达观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等行业或国家标准,作为雷达专家,参与工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中有关海洋雷达频率分配的修订工作;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外同类型雷达(大多为我国军方采购)技术咨询专家及故障维修专家;服务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大型海上公众活动环境保障工作;在我国沿海参与建设了超过30台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站。 六、团队建设预期成果 至少完成以下五项中的二项: 1、新增国家级人才1-2人。 2、获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2项。 3、获得省部级科技二等奖及以上奖励1-2项。 4、热点或高引论文1-2篇,或Nature/Science子刊1-2篇,或TOP JOURNAL 10篇。 5、单项专利转让实施的到账经费至少200万元,或主持到账经费(不含外协经费)至少300万元的横向项目1项。
一、团队信息 团队名称:先进网络与智能系统(ANTIs) 领 域:通信网络 建设单位: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负 责 人:江昊 设立时间:2016年9月 团队简介:团队是一支面向电子信息领域前沿发展方向的创新型学科团队。团队坚持服务国家需求,面向空间信息网络国家战略和国家海洋权益保护,开展空间信息网络与水声通信网络原理与关键技术研究。团队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和产业实际贡献,密切结合产业发展,瞄准影响行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与瓶颈问题,开展了无线自组织网络、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同时团队布局前沿新兴方向,力争在“网络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未来网络技术”等前沿发展新方向上取得突破,提升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团队由中青年教师组成,富有活力与创新能力,长期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前期共同获批多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技项目,发表和出版了多篇高引论文和学术专著,并获得了省部级科技奖励,团队成员也是“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主要成员。 二、团队建设目标 1、面向国家需求,研究空天地一体化传感网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为我国空间战略与海洋权益保护提供通信网络技术支撑。 2、完善空间组网模型与通信机制的方案设计,推进实现空间信息网络技术在空间站或新一代飞船上的实验验证,面向“天地一体化空间信息网络国家重大工程”和“空间信息网络重大研究计划”开展地面验证系统研发。 3、完善水声通信组网技术,针对东海、南海海洋权益保护,研究适合我国海情的海空一体水声通信网络技术。 4、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研究网络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关键技术,建立面向多种数据源的网络大数据分析平台,推进原创性成果产生。 5、提高筹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的能力,提升本方向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6、在网络通信方面出版专著,同时建设网络通信方面的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力争出版相关教材。 三、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1、空间信息网络;2、水声通信网络;3、网络大数据挖掘与分析;4、无线自组织网络与物联网系统研发;5、分子通信与纳米网络; 四、团队发展规划 建立空天地一体化传感网与物联网信息服务体系,包括一体化传感网、物联网信息服务、空间与水声通信网络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建设新一代立体化传感网、空间通信网络、网络大数据分析服务体系。力争在无线通信与传感网领域的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在分子通信、纳米网络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依托国内知名企事业和研究所(如中电54所、杭州老板电器、中船701所、中船722所、航天科技503所、航天科工二院、中原电子)开展无线自组织网络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发,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 团队将利用已有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基础(美国加州大学、法国高等电信学院ENST、法国LIMOS国家实验室、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申报国际合作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 五、团队特色和创新之处 1、坚持服务国家需求,面向“空间信息网络”国家战略和国家海洋权益保护,开展空间信息网络与水声通信网络关键技术与地面验证方法系统的研究; 2、密切结合产业发展,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和产业实际贡献,解决行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与多个研究所、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保证了科研经费的持续长期投入; 3、布局前沿新兴方向,抓住“大数据”、“未来网络”等电子信息产业前沿发展新方向,加大力量投入,将有效提升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4、广泛的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并拓展国际合作基础,兼容并济,共同发展。 5、建立完善研究生导师组培养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六、团队建设预期成果 团队主要目标是在新兴方向上产生更多有影响力的学科成果,包括高水平学术论文与专著、高水平科技奖励、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等。预期成果至少完成以下五项中的二项: 1、新增国家级人才1-2人。 2、获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2项。 3、获得省部级科技二等奖及以上奖励1-2项。 4、热点或高引论文1-2篇,或Nature/Science子刊1-2篇。 5、单项专利转让实施的到账经费至少200万元,或主持到账经费(不含外协经费)至少300万元的横向项目1项。
一、团队信息 团队名称:电离层-磁层与空间探测技术 领 域:电离层与磁层物理、无线电波传播、空间探测技术、空间天气建模 建设单位: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负 责 人:倪彬彬 设立时间:2016年9月 团队简介:团队由电离层实验室和磁层与空间天气实验室共同组成,共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后4人。包括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1人,国家863计划专题组专家1人;具备海外留学、工作、学习与交流经历的教师7人。团队研究方向包括:电离层物理、磁层粒子动力学及辐射环境、近地空间探测技术、空间等离子体波动-波粒相互作用、磁层-电离层耦合与空间天气效应、无线电波传播及工程应用。近年来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二十余项,获得项目经费资助过千万。近五年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与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与三等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二、团队建设目标 融理论研究、探测设备研制与工程应用于一体,打造一支在空间物理、空间探测与空间信息领域处于国内拔尖前列、具有良好的国际声誉、学术影响力与竞争力以及国际合作视野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高效多产科研团队,形成一只老中青结构合理、具备显著学科研究特色与核心竞争力的联合攻坚型研究队伍,为推动我校空间物理学科的各级人才培养、国家地位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强等方面不遗余力贡献力量与智慧。 团队建设终期的目标: 1、在人工控制空间环境技术研究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2、在磁层粒子动力学及辐射环境研究方面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3、建设完备包括有VHF雷达、电离层探测仪、电离层高频多普勒、流星雷达、VLF接收机、全天空成像仪等设备在内、由4-5个野外台站组成的野外观测台链,实现自主设备、自主数据、自主技术。 三、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1、电离层物理、磁层物理、电离层-磁层耦合与行星等离子体物理 2、无线电波传播及工程应用 3、空间等离子体波及空间波粒相互作用 4、空间天气效应与建模 5、人工影响空间天气技术 6、近地空间环境探测技术与信息处理 7、空间探测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四、团队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巩固优势、改进短板、突出核心竞争力; 形成研究特色、突出创新和核心技术;科学与技术共进、论文与经费并重。 1、巩固和深化人工控制空间环境技术研究 2、巩固和深化磁层物理、辐射带方向研究 3、深化中低纬度电离层不均匀体理论与实验研究 4、开展VLF探测技术及应用技术研究 5、深化行星环境(等离子体与波动)建模与反演技术研究 6、开展磁层-电离层-大气层耦合研究 7、开展利用地面等离子体舱在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电波传播效应方面的研究,形成新的生长点 8、提高和完善现有的电离层探测系统和数据分析技术 9、研制和补充1-2种地基探测设备 10、适应国家需求,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探测技术 五、团队特色和创新之处 1、电离层实验室在人工控制空间环境技术、无线电波传播及工程应用、空间“软目标”探测系统设计与研发、空间探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等研究领域已积累长期经验与宝贵资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富有声誉,成功开发了一系列具备技术含量与应用价值的雷达产品与设备;磁层与空间天气实验室则在磁层物理、辐射带动力学、波粒相互作用、磁层-电离层耦合、空间天气建模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扎实的学术成果,紧跟当前国际研究前沿科学问题,致力于理论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两个实验室组成空间物理领域的学科团队,充分体现了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基础性和工程性并重的研究特色,将理论研究与设备研制、技术开发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拓宽研究领域、研究手段与研究能力,发挥“1+1>2”的长处,有望取得创新性成果; 2、整个团队的研究领域囊括从离地面60公里一直到6万公里左右,涵盖地球空间几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包括电离层、内磁层(等离子体层、辐射带、环电流)和等离子体片,覆盖绝大多数空间飞行器、卫星、空间站的运行轨道,符合我国当前空间安全与深空探索的切实需求;同时团队的探测系统将包括极低频/甚低频信号观测设备、高频探测设备、甚高频探测设备、流行雷达、GPS信号接收设备以及全天空光学观测设备等组成的多频段、多手段、多功能的联合观测综合系统; 3、团队组成具有自然的学术研究纽带与联系,包含教授、副教授、博士后等各个研究梯队,各成员志同道合,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合作交流频繁,已建立十分密切的合作研究基础,包括共同发表众多学术成果,共同成功申请承担学院985科研项目,因此,团队成员间的融合必将顺畅且富有成效; 4、类似的集理论研究、设备研发和技术应用于一体的自主研究团队在国内还不多见,将在一系列项目申请与科研合作中体现整个团队的研究特色与核心竞争力。该团队同时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联系,包括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已开展的国际合作交流已开始取得科研成果与收获,后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会继续加强,并促进团队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声誉的提升。 5、具有由4个野外台站组成的观测网站和观测基地,实现自主设备、自主数据、自主研究,这在国内高校尚不多见。 六、团队建设预期成果 至少完成以下五项中的二项: 1、新增国家级人才1-2人。 2、获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2项。 3、获得省部级科技二等奖及以上奖励1-2项。 4、热点或高引论文1-2篇,或Nature/Science子刊1-2篇,或TOP JOURNAL和发明专利合计 10篇/ 年。 5、单项专利转让实施的到账经费至少200万元,或主持到账经费(不含外协经费)至少300万元的横向项目1项。
一、团队信息 团队名称:无线电海洋遥感 领 域:无线电海洋环境探测 建设单位: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负 责 人:陈泽宗 设立时间:2016年9月 团队简介:团队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现代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雷达与无线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雷达技术军民融合武汉大学协同创新中心”,长期从事高频/微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的研究,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通过多年持续而深入的研究,系统掌握了高频/微波雷达系统、电磁波与多尺度海洋相互散射机理、风浪反演理论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在无线电海洋环境监测及其相关领域有着很好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经验。未来团队将瞄准国内外重大学科前沿,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深化高频/微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的研究,拓宽高频/微波雷达的应用领域,探索无线电海洋环境监测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外部科研环境,完善实验条件。锻炼和培养年轻的学术带头人,不断壮大创新团队。 二、团队的建设目标 本团队将瞄准国内外重大学科前沿,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深化高频/微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的研究,拓宽高频/微波雷达的应用领域,探索无线电海洋环境监测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外部科研环境,谋 划构建联合观测平台,完善实验条件。锻炼和培养年轻的学术带头人,不断壮大创新团队。 三、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1、高频/微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 2、无线电海洋环境监测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四、团队的发展规划 1、进一步研究新体制下的高频雷达海洋风浪探测理论和方法,提高风浪流探测的性能。 2、研究船载S波段多普勒雷达及反演方法,实现有向海浪谱和有效浪高、浪周期、流速流向等参数的连续走航探测。 3、加强海洋粗糙面电磁散射、海上移动目标的探测、抗干扰技术的研究。 4、拓宽高频/微波雷达的应用领域,为海洋经济、海洋军事等服务。 5、谋划集高频地波雷达、岸基及船载海洋监测S波段多谱勒雷达和海上浮标于一体的联合观测平台。实现海洋动力环境的综合实时监测,长时间连续获取大范围、多尺度、高分辨率的海洋回波信息以及海洋水文观测资料,研究风浪在时间、距离、方位和尺度上的变化过程。 6、积极与国家海洋局、国家科技部等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交流与探讨,扩大与海洋相关单位的项目合作,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 五、团队特色和创新之处 1、明确稳定的前沿性科研方向: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现代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雷达与无线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雷达技术军民融合武汉大学协同创新中心”,长期从事高频/微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的研究。瞄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把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明确的技术(研究)路线、能产生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重大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以高水平的原创性知识为目标,以“科学无止境,创新无止境”的进取精神,争创一流的成果,为团队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加辉煌的前景。 2、稳定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支撑:团队带头人主持承担了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重大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连续获得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拥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通过多年持续而深入的研究,系统掌握了高频/微波雷达系统、电磁波与多尺度海洋相互散射机理、风浪反演理论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在无线电海洋环境监测及其相关领域有着很好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团队在无线电海洋环境监测领域有着较大影响,科研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3、突出的设备研制能力与产学研结合能力:在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下,团队已经成功研制了变频多功能高频雷达、小型阵列变频高频地波雷达和岸基S波段海洋环境监测雷达等多套雷达系统,实现了小型阵列变频高频地波雷达的产业化。多套高频/微波雷达系统已经长时间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站风浪流参数的连续观测。 六、团队建设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至少完成以下五项中的二项: 1、新增国家级人才1-2人,组织或参与湖北省创新团队的申报和建设。 2、获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2项。 3、获得省部级科技二等奖及以上奖励1-2项。 4、热点或高引论文1-2篇,或Nature/Science子刊1-2篇,或TOP JOURNAL 10篇。 5、单项专利转让实施的到账经费至少200万元,或主持到账经费(不含外协经费)至少300万元的横向项目1项。
学院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430072)
Address:No.299 Bayi Road,Wuhan,Hubei(P.R.C.:430072)
联系电话 (Tel) :(+86)27-68756275/68778537
传真 (Fax) :(+86)27-68778537
网址 (Http) : Http://eis.whu.edu.cn
联系邮箱 (Email) : eisyb@whu.edu.cn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院友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