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业绩考核
OA系统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党群行政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教学培养
学生工作
对外交流
事务中心
武汉大学无线电物理学科发祥于1945年建立的国立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人才培养的同时,围绕我国核武器研制,在核爆炸产生的附加电离区探测、核爆炸环境下的短波通信效应、高频无线电探测技术等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中、低纬电离层和电离层电波传播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电离层返回斜向探测”、“电离层短波信道特性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低空核爆炸附加电离层研究”获全军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FXZ实时选频系统”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九五”以来,在国家“211工程”的支持下,在保持传统优势研究领域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科研究方向,相继开展了高频地波雷达、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地质探测雷达、雷达信号检测与处理等领域的研究,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承担完成了一批包括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等在内的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2001年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1年,结合“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围绕国家需求和学科的发展,制订了“十五”期间建设规划和预期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特色研究领域建设为核心、人才培养与知识与技术创新研究为目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科学管理为保证的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思路。先后投入近1500万元人民币,重点进行了青年教师队伍、科研创新平台、学科研究方向拓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主要内容的建设。2006年,以本学科点为主承担完成的 “无线电探测与通信技术”的“十五”“211工程”,以优良成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验收;2008年启动的“十一五”“211工程”子项目“近地空间和海洋环境监测研究”已经将进一步加快本学科点的建设。 通过“十五”和“十一五”的建设,教师队伍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明显改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学科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在岗教师共32人,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下有20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位。学科点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进行了学科研究方向的整合凝练,在加强以电磁波为手段的空间和海洋环境信息获取的新理论、新方法原始创新研究的同时,开辟电磁波无源信息获取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拓展和重点加强射频与微波,光子物理、器件及信息获取的基础理论、器件及系统研究,形成了电波传播与天线,计算电磁学,无线电探测新方法,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光子物理、器件及应用五个研究方向,发展良好。学科点于2008年入选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并获得湖北省优势学科称号。目前拥有“湖北省雷达与无线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光谱与成像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研究基地。 在国家和武汉大学的支持下,无线电物理学科学术队伍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明显提升,围绕国家需求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得到显著发展,科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科研与教学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已具备一定的在国际前沿参与竞争和独立发展的能力,部分方向已产生国际影响。
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发祥于1945年的建立的国立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是原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学科和“211一期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九五”期间投入2000万);同时也是教育部 “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 重点实验室的支撑学科。2001年以优异成绩通过第一期“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空间物理学”验收。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006年,该学科的中高层大气研究方向申报了“武汉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获得批准。同年,以该学科教师为主体,联合无线电物理专业老师组成的“中、高层大气环境探测与数值建模”研究群体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 空间物理学科现有中高层大气物理(包括中高层大气遥感探测与数值建模、大气探测激光雷达技术),电离层物理与电波传播,磁层与日地物理等几个研究方向。共有在岗教师21位,其中教授9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位。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能力强。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子课题、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课题。并取得了出色的研究成果。在空间环境建模方面作出一系列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在空间环境探测技术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利用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获取了国内最大中高层大气参量激光雷达观测数据库,并发现了中高层大气新现象。 方向介绍: 1)中高层大气物理 本方向建成了以激光雷达为主的中高层大气实验观测平台,自主建设并主持申报的“武汉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得科技部批准。本方向研究团队为“中高层大气实验观测与数值建模”教育部创新团队。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重大子课题1项,面上项目18项,国家863项目2项,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1项,重大培养基金项目1项,其它项目20余项。2009年,该方向主持的教育部重大项目以优秀的成绩结题,2010年,该方向主持的“中高层大气实验观测与数值建模”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以优秀的成绩结题。 2)电离层物理与电波传播 本方向是国内最早从事电离层物理与电波传播研究和教学工作,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唯一单位,现有高校唯一空间物理教育部重点电离层专业实验室。近五年来承担行业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子课题1项,面上项目12项,大型企业合作应用研究项目1项,其它项目20余项。利用空间探测数据与物理模式,研究磁暴时极区电离层来自太阳风与磁层的能量输入,极区电离层磁暴效应及其所受太阳风与行星际磁场的控制,以及电离层/热层暴全球特性;揭示极区热层大气焦耳加热与中纬电离层暴和热层大气密度与热层风扰动之间的关系、极区激发的大尺度重力波向赤道区传播及其与低纬度电离层相互作用等过程;极区对流电场向低纬地区的直接穿透;环电流衰减过程与低纬你离层/热层暴之间的关系;利用多手段海量空间探测数据分析处理与融合技术,以观测数据为基础的经验建模技术和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实用的电离层与热层空间天气预报工程模式.上述研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论文发表在JGR和GRL等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受到高度评价和重视。 3)磁层与日地物理 本方向在行星际扰动和磁尾动力学过程等方面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发表在《Nature》上。 在日地扰动传播的数值模拟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近五年来承担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其它项目多项。首次在日地空间发现无碰撞磁场重联的观测证据,首次在地球磁尾得到多X-线的观测证据和在地球磁层顶部观测到伴随磁场重联的静电孤立波。无碰撞磁场重联论文在《Nature》发表后,受到国际空间界高度重视和评价。该研究涉及困扰天体物理、空间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近半个世纪有关磁能释放机制的重大难题,对推动磁场重联研究和解释宇宙空间中的快速爆发现象具有极其重要意义。Nature 和Science分别发表专门文章对其工作进行评论,世界空间物理泰斗、太阳风的发现者E.N. Parker教授亲笔来信表示祝贺和赞赏。
学院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430072)
Address:No.299 Bayi Road,Wuhan,Hubei(P.R.C.:430072)
联系电话 (Tel) :(+86)27-68756275/68778537
传真 (Fax) :(+86)27-68778537
网址 (Http) : Http://eis.whu.edu.cn
联系邮箱 (Email) : eisyb@whu.edu.cn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院友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