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第三届“声华杯”全国声学技术大赛决赛在杭州圆满落幕。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代表队首次参赛即表现卓越,由邓咏怡(2023级本科生)、田衍欣(2023级本科生)和杨晓冉(2024级研究生)三名同学组成的团队,在黄公平教授指导下,于“噪声环境下最小成像声压级优化算法”赛道中勇夺全国冠军,荣获该赛道唯一一等奖。

第三届“声华杯”全国声学技术大赛获奖名单(赛题二)
“声华杯”全国声学技术大赛由中国声学学会主办,是国内声学领域公认的权威学科竞赛。本届大赛由杭州兆华电子有限公司独家赞助,以“智启声像派,玩转硬核新声代”为主题,设立“高动态范围多声源识别算法”与“噪声环境下最小成像声压级优化算法”两大前沿赛题,旨在全面考察参赛者从理论到实践的综合创新能力。赛事吸引了全国众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队伍参与,经过激烈角逐,共50支队伍晋级复赛,最终20支队伍进入决赛。每个竞赛方向仅设一名一等奖,竞争异常激烈。
在“噪声环境下最小成像声压级优化算法”这一极具挑战性的赛道中,团队直面微弱声源成像难、背景干扰强、实时处理要求高等核心技术难题,创新性地提出“基于Kronecker积的时空联合波束形成声学成像方法”,通过构建时空联合滤波器精准增强目标信号,并结合多项智能后处理技术,显著提升了成像质量与系统稳定性。现场实测中,该方案表现卓越:声学成像处理速度达每帧30毫秒,远优于满分标准的100毫秒;最小成像声压级低至30dB,显著优于满分标准的40dB。凭借在运行效率与成像精度上的双重优势,团队成功晋级决赛答辩。在答辩环节,团队成员沉着应对评委提问,对技术原理、设计逻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清晰严谨的阐述,赢得了全体评委的高度认可,最终以优异表现荣获该赛道唯一一等奖。
此次夺冠,充分展现了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出色的工程实践能力与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是学院长期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育人理念的成果体现。团队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耕声学技术创新,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为本领域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答辩专家和决赛参赛队员合影

现场实测照片

技术答辩照片

与赛方工作人员交流
(通讯员:邓咏怡、田衍欣;照片提供:杨晓冉;审核:王蔡华、黄公平、谢林君)


学院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430072)
Address:No.299 Bayi Road,Wuhan,Hubei(P.R.C.:430072)
联系电话 (Tel) :(+86)27-68756275/68778537
传真 (Fax) :(+86)27-68778537
网址 (Http) : Http://eis.whu.edu.cn
联系邮箱 (Email) : eisyb@whu.edu.cn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