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简称“研电赛”)全国总决赛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我院“探路者——基于虚实融合交互的数智具身平台”、“动圈式大行程六自由度磁悬浮工作台”项目荣获全国一等奖;“米智行”项目荣获“企业赛”全国三等奖,徐逢秋老师、周立青老师获全国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探路者”——基于虚实融合交互的数智具身平台项目由周立青老师指导,项目成员为我院研究生:刘创业、陈勃然、王耕杰。该项目提出并研制了一套融合虚拟现实(XR)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数智具身智能平台——“探路者”。该平台创新性地实现了“人在环路、虚实联动”的高效人机协同机制。
操作者佩戴XR设备后,可基于第一人称视角沉浸式感知远程任务现场环境,并通过手势、语音等方式在虚拟空间中直接下达指令。系统构建了高精度实时数字孪生模型,操作者可在虚拟环境中操控“孪生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与动作演示,真实机器人则同步复现其行为,实现直观、低延迟的远程操控。
“探路者”平台已在模拟灾后废墟搜救、核电站设备巡检等典型场景中完成验证,展现出卓越的交互直观性、响应速度与任务执行能力,为未来具身智能系统在应急救援、智能制造、特种作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范式。
“动圈式大行程六自由度磁悬浮工作台”项目由徐逢秋、许贤泽老师指导,项目成员为我院研究生:庞微、张涵、曾茜。该项目聚焦传统精密定位平台因机械传动带来的摩擦磨损、响应滞后、维护成本高等痛点,创新性地设计了一款六自由度磁悬浮驱动工作台。
项目采用动圈式结构与斜向Comper磁体阵列,有效降低动子自重、扩大运动行程;通过多目标优化线圈拓扑结构,显著提升推重比并减小推力波动;团队还提出了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大幅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与定位精度。
所搭建系统具备零摩擦、大行程、跨尺度、高精度、快速动态响应等优势,可在真空、超净等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为半导体制造、光刻机平台、精密测量仪器等高端装备的升级提供了原创性技术路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米智行”项目由邹炼老师指导,项目成员为我院研究生:施培翔、余泓杰、朱状。该项目致力于推动智能汽车感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日常生活,实现从“人适应车”到“车服务人”的范式转变。
项目基于小米AIoT生态与实训硬件平台,构建了以UWB、超声波、红外、摄像头、麦克风阵列为支撑的多模态动态感知层,通过“多模态融合+边缘计算”架构,突破传统单一传感器功能局限,实现传感器间的高效协同与算力合理分摊。
系统实现三大核心功能:无感解锁、电子围栏、碰撞检测与状态可视化。
项目在低成本通用硬件基础上,通过架构创新与算法优化,验证了实用化智能汽车交互系统的可行性,为智能汽车技术的普惠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系统打通车家互联场景,重新定义人车关系,让技术更有温度,让安全无处不在。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始终坚持“激励创新、鼓励创业、提高素质、强化实践”的宗旨。自赛事启动以来,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师生参与,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实践氛围。未来,学院将继续以高水平学科竞赛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科研育人,持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助力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学院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430072)
Address:No.299 Bayi Road,Wuhan,Hubei(P.R.C.:430072)
联系电话 (Tel) :(+86)27-68756275/68778537
传真 (Fax) :(+86)27-68778537
网址 (Http) : Http://eis.whu.edu.cn
联系邮箱 (Email) : eisyb@whu.edu.cn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