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8日上午,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教职工党支部与电离层实验室研究生党支部举行了联合党日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空间物理系党支部书记徐未主持活动。
与会全体同志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武汉大学师生坚持参加南北极科学考察的肯定、关怀与期望。
活动邀请支部党员柳付超同志分享了他为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研制探测设备的难忘经历,详细介绍了在南极中山站部署应用的全天时拉曼激光雷达系统。设备由武汉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负责研制,目前已在南极中山站稳定运行3年有余,为极区大气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关键数据。极区气象条件恶劣,设备外场运行需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在极区实现高精度、全天时遥感探测极具挑战。但仅仅用时14个月,项目团队就完成了从设备研制、定标检验到装船输运、南极部署的全过程。自2020年2月起,设备有效克服了极区的极端气象条件,填补了南极低层大气温度的全天时探测空白。回忆起这段设备研制应用经历,柳老师坚定地表示:“虽然身体上很疲惫,但精神上很富足,为祖国的南极科考事业贡献力量,吾辈应当义不容辞。”
与会党员同志们积极发言,交流学习心得。徐未老师结合空间物理学科特点作了学习分享,他介绍了武汉大学极地科考的悠久历史,以中国极地中心杨惠根主任为代表的众多电子信息学院院友在南北极科学考察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表示要学习科考精神,发挥学科特长,接续砥砺奋斗,服务国家需要。吴雄斌老师分享了中国极地科考队营救俄罗斯客轮的感人壮举,深情回忆了2013年执行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冒着使自身陷入困境的危险,成功解救俄罗斯籍船只“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科考故事。电离层实验室支部书记蔡楚祺在发言中表示,作为青年学生,要努力练就过硬本领,发扬顽强拼搏的科考精神,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通过此次联合党日活动,师生党员真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员的殷切关怀,对武汉大学广大师生砥砺奋斗的充分肯定。进一步了解了近40年来成百上千位像柳付超老师一样的武大人投身南北极科考事业的历史成就,以及为我国极地科学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
通过学习交流,更加坚定了师生党员献身祖国科研事业的决心,立志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奋斗,弘扬极地科考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通讯员:冯靖媛、蔡楚祺、徐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