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23年12月7日(周四)下午14:30
报告地点:武汉大学信息学部西区综合楼电子信息学院报告厅
报告题目:磁通量绳在空间等离子体能量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报告人:周猛
报告摘要:
磁通量绳是日地空间中最常见的磁结构之一,一般认为磁通量绳是磁场重联的重要产物。由于磁通量绳往往携带大量等离子体和电磁能量,因此也被认为是日地空间环境能量循环的关键环节。本报告将介绍利用MMS星座的高分辨率数据和动理学模拟,研究地球磁层中磁通量绳的动态演化,特别是演化过程中的动理学尺度结构和特征,强调磁通量绳在空间等离子体磁能与等离子体能量相互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报告人简介:
周猛,教授,博导,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9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主要从事空间天气学以及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博士论文获2011年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并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提名。曾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空间天气青年创新奖和亚太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4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奖,并于2012年和2021年两次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近年来在地球空间环境中的爆发性能量释放现象,特别是磁场重联的动理学特征等研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国际知名的《PRL》,《Nature Physics》、《JGR》、《GRL》、《APJ》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64篇。论文被引用3500余次,H指数35。目前担任空间物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青科协理事、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理事和《空间科学学报》编委等职务。
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